为什么新西兰人没有“修理”有故障商品的权利?

佳能相机厂家不提供维修零件,让这名新西兰女人很生气(图片:1 NEWS 视频截图)
佳能相机厂家不提供维修零件,让这名新西兰女人很生气(图片:1 NEWS 视频截图)

【新西兰中文1NEWS】尽管新西兰人普遍具有“8号铁丝”(number 8 wire)的态度,喜欢自己动手(维修物品),但新西兰并没有具体的维修权立法。

编者注:“8号铁丝”是一个新西兰的习语,用来形容一种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强的解决问题的态度。这个习语源于新西兰的农村地区,指的是使用铁丝来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。它在新西兰文化中代表了一种创新和自力更生的精神,表示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,而不依赖外部资源或专业技术。在本中,指的是新西兰人普遍具有勇于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。

像 WasteMINZ 这样的倡导者呼吁引入立法以反映维修权原则,包括要求制造商在产品的有用寿命期间向消费者提供零部件、工具和诊断信息。

这样,人们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处理出现故障的产品,无论是 DIY 修理还是请独立的维修服务。


或微信大群

如果厂家不提供修理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或工具,消费者的选择权将被剥夺,特别是对于需要专业工具和知识的计算机和其他技术产品而言。

这样可能使顾客面临要么扔掉损坏的物品,要么将其送往授权维修商的选择,这可能意味着费用和不确定的等待时间。



在新西兰,《消费者保障法》(CGA)为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时提供保护。《消费者保障法》允许消费者在商品存在故障时寻求维修、更换或退款。然而,如果产品故障不是重大的,并且可以修复,供应商可以选择是否修理、更换或退款。

作为《消费者保障法》的一部分,还有一个保证,即制造商将在商品供应后一段合理的时间内提供备件和修理设施。

这看起来是朝着维修权的一步,但零部件和修理设施并没有(强制)要求要提供给消费者或独立修理商,而且厂家也可以选择不提供此保证,只要他们提前告知客户他们不提供零部件或修理设施。

另一个重要的限制是,这个保证只适用于在新西兰购买产品的第一手消费者。这意味着如果你购买了一个二手物品并且它损坏了,你需要自己负责找到零部件和修理设施来修复它。

萨拉·史密斯(Sarah Smith)最近接受了《公正行动》节目(Fair Go)的采访,谈及她在寻找佳能相机的零部件时遇到的困难。

而新西兰消费者协会(Consumer NZ)一直在新西兰倡导维修权。其测试经理保罗·史密斯(Paul Smith)说,根据新西兰消费者保护法(CGA),你在产品的使用寿命中并不一直享有权益。

如果《消费者保障法》的保护措施不太可能适用,而消费者无法获得修理物品所需的零部件和工具,这会使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变得更加困难。

新西兰消费者协会说,一旦你购买了某款产品,它就属于你,你应该能够决定如何处理它。(图片:新西兰消费者协会)
新西兰消费者协会说,一旦你购买了某款产品,它就属于你,你应该能够决定如何处理它。(图片:新西兰消费者协会)

他说,按理说一旦你购买了某款产品,它就属于你,因此你应该能够决定如何处理它,无论是自行修理还是送给独立修理商修理。

而那些要求进行内部维修的公司正在“阻碍这一点”,因为“他们不会从提供这种服务中获得任何收入”。

澳大利亚、美国和欧盟已经有一些有关维修权的立法,但史密斯指出,虽然“有很多其他国家比我们更先进”,但他说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将维修权立法化。

而欧盟确实有一项维修权政策,要求各个成员国将该政策作为法律实施。

那么在新西兰,你的维修权处于什么地位?

早在2021年,环境部长戴维·帕克(David Parker)表示他希望新的废物处理法规能够包括维修权,以取代现行的《2008年废物最小化法》(Waste Minimisation Act 2008)。

目前,拟议法案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提交到议会,并计划在2025年颁布法律。